返回联盟首页 共产党员网 安徽先锋网 安庆先锋网

太湖先锋网首页

太湖先锋网微信公众号
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农村党建

汤泉乡:教育扶贫照亮山里娃的求学路

发布:2020-12-14 作者:杨伶玉
汤泉乡:教育扶贫照亮山里娃的求学路
 
     “全体肃立,出旗!”主持人发出口令,升旗手和护旗手一起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,来到庄严的旗台下。其中一个护旗手是个12岁的小女孩,满眼激动地凝视着五星红旗,她叫李嘉妮,是太湖县汤泉乡仕畈小学六年级一名贫困学生,班主任唐来贵看着第一次作为护旗手上台的李嘉妮感慨万千。
      李嘉妮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,父亲常年外地在务工,得益于扶贫政策的支持,妈妈在学校附近的裁缝厂里上班,既能在家门口就业,又能很好照顾两个女儿的生活起居。李嘉妮在仕畈小学就读,不仅免去了学杂费,还享受了每学期250元的非寄宿生生活补助,姐姐今年9月份刚去上大学,就向学校申请了每学期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,这些扶贫政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。
      少年强则国强,教育扶贫重点在学生。两年前,李嘉妮还是个有些自卑的孩子,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,这让她渐渐有些灰心。这一切都被班主任老师看在眼里,在了解其家庭状况后,多次上门帮扶,时常找李嘉妮谈心,对她的点滴进步不吝啬夸奖。渐渐地李嘉妮的数学成绩大幅提升,解决了这一短板,多次被学校评为“三好学生”、“优秀少先队员。”不仅如此,学校里的老师们也始终将课后辅导、心理教育作为常规工作来抓,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,给予每一位贫困学生心灵上的温暖。
      来自建档立卡家庭的王一鸣,她的父亲王诗勇,踏实能干,是士畈村里有名的致富带头人,全家已于2017年顺利脱贫,“最好的房子是学校,最美的风景在校园。我每天都期待着来学校上学。中午还能吃到可口的营养午餐,光盘行动在我们这践行的可好了!”国家的营养午餐改善计划切实给山里的孩子带来了温暖和便利。
仕畈小学地处山区,距离太湖县城区月60公里,现有110多名学生,其中近一半的学生来自建档立卡家庭子女。
      “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长期在外务工,学校留守儿童居多,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也要在生活中给予他们爱。”仕畈小学校长说,“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,每个老师都有结对帮扶对象,还定下了每月1次结对帮扶、2次入户家访的规矩。”更重要的是,全校教师在入户家访时,注重资助政策的宣传,确保教育扶贫政策家喻户晓,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。
      “村里的小学原来是两座瓦房,冬季只能靠烧柴火取暖,孩子们的饮食和安全也都是村民们最担心的。”仕畈小学副校长向笔者介绍,“随着脱贫攻坚政策和“推均”的实施,现在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,这在当时我们真的想都不敢想。”
      走进仕畈小学的大门,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篮球场和各种体育器材。脚下是水泥地面,操场一侧各色的滑梯和游乐设施一应俱全,周围环翠挹秀,崭新的教学楼似乎都富有着活力。学校内部设施齐全,有实验室、计算机室、图书室,音乐室、美术室,还有心理辅导室、计算机室、乒乓球室等近10个功能室。
      “今年打工回来本打算把孩子带去身边上学的,但家乡学校这几年变化真大,特别是学校各项设施越来越好,听说有很多老师都是大学生通过考试进来的,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,我们心里放心得多。”一位在校门口等孩子的家长说道。
      自“特岗教师”计划实施以来,很多年轻教师来到山区学校,大部分期满后选择留任,扎根基层,给山区教育发展奉献着青春与热血,托举起一批又一批农村学子的未来和希望。
透过玻璃窗,张莉莉老师正手拿平板给学生们上课,“这是今年刚配的设备,学生还不太会使用平板,我就一个一个教。我是学校智慧课堂的管理员,也是个党员,把孩子们教好是我最开心的事。”张老师18年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来到汤泉乡任教,如今已是第三个年头,山区老师样样全能,张老师除了当任班主任还要分担教务方面的任务。
      2012年县教育局还专门为各教室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,今年智慧课堂的项目的推进,还给学生送来了平板电脑等现代化的电子设备,这些都是教育扶贫促进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的一个缩影。
      教育兴则国家兴,教育强则国家强。扶贫先扶智,教育扶贫照亮了山里娃的求学之路,好学校,好老师,好教育让每一个大山里的孩子都能上好学,给无数贫困家庭带来了期盼和希望。(汤泉乡仕畈小学  杨伶玉)